經常坐公交見到的新鮮事就是多,從上車到下車,展現的就百姓日常出行狀態(tài),接地氣話語,南腔北調融合在一起,嚶嚶嗡嗡像個小菜市。
11路公交從城西的老火車站開往城東,經過一所公立學校,終點是一所私立學校,最少有三十個臨時??空荆虚g經過城南大道主干道,穿過長安路,經過塑像,三岔口,州委州政府,繞到一環(huán)路。在城里彎彎繞繞后,到新城區(qū)繞一圈,才繞到開往私立學校的主路,正常行駛,從起點發(fā)車到終點要一個半小時。是唯一一趟直達公交車可以經過我要去辦事的稅務局,沒得選,只有坐它了。
今天上午還要去稅務局辦事,又坐上11路車,我在最后一排的中間位置坐下,我的右邊坐了一位中年彝族大叔,打語音電話,和電話那頭的女同胞,你一句,我一句,來回說,我不懂彝語,但是他們的語言里,會借用漢語在我國解放后,才有的新名詞,比如手機,電視,汽車,火車,偶爾有這些詞語冒出,大叔也是不客氣,一點都沒有不好意的表情,他的語音電話打擾了坐車的乘客,看見我前一排右邊,坐了一位大娘,大約七八十的年歲,只要有上年紀的人朝車尾走來,她會把頭轉向左側,選個她認為年輕的人,用眼睛停在別臉上,盯個不停,弄得座位上的人,不好意思,勉強起來讓座。左前方的一位老大姐,打扮得好年輕,一直在刷抖音,而且還是同一段視頻唱歌,不停的重復,持續(xù)時間有幾分鐘,她的老伴都聽煩了,要她小聲點,得到大姐的回復是破口大罵一句,還順手從后背揪了他一把,抖音終于停了。車里聲音最大的一位大姐,她坐在駕駛室后面,斜靠起,煲起了電話粥,不是小火熬的粥,是大火煮的,從我上車到下車將近40分鐘,她就沒有停過,聽方言是周邊那個縣的,在我們這座城市打工,應該是茶樓這類的,都是家長里短的瑣事,和誰有矛盾了,和那個又說那個的小話了,女兒咋個了,不要聽誰說話了,全車人都在聽她講述一個又悲慘又氣憤的故事經過。我下車時看見,她的坐姿居然未變,聲音聽起來還是那樣亢奮,真是苦了一車的乘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