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大人慧眼識珠,我們縣衙中這位譚縣丞,當真是精于此道的行家里手。本縣衙能有譚縣丞如此良才,實乃本縣衙之幸。待本官告老還鄉(xiāng)之時,必然首推譚縣丞接替老夫這長平縣令之位。”姜忠燮趕忙拍拍胸脯保證道。
“哎,姜大人怎得和我這般生分了,大人還是以剛才小友相稱便是。另外我想早些將此間事做個了結(jié),早些去往那慢波村。姜大人你看如何?”
話雖如此,可是方才你是八品官,現(xiàn)在一躍成了從五品,還是那刑部員外郎,老夫又怎敢僭越啊。姜忠燮心中叫苦,臉上卻只能點頭哈腰,賠上笑臉。
“大人既然執(zhí)意如此,那老夫便舍了這張老臉,勉強稱呼大人一聲小友吧。小友且在此坐著稍等片刻,老夫這便去差人前往慢波村打點?!?p> 走出后廳,姜忠燮趕忙找來縣尉張大同,讓他騎上自己的馬,速速前往慢波村與村長知會一聲,讓他們好好設(shè)下宴席招待貴客。
張大同也是一驚,里面的客人身份得是有多尊貴啊,連縣令最為寶貝的白雪玉龍馬都愿意讓自己駕馭。自也是不敢怠慢,趕忙跑向馬棚,牽出一匹通體雪白,頗為神異的高大駿馬。
翻身上馬,快馬加鞭向著慢波村而去。
姜忠燮看著離去的張大同,身下的那匹雪白駿馬,心中有些許心疼,只是也只能委屈馬兒了。
只是轉(zhuǎn)頭又回了躺自己的寢屋,從自己的床塌之下取出一小玉罐子,抱在懷中,趕向柴房。
見柴房已經(jīng)將茶煮好,正準備端上桌了,趕忙將其攔了下來。“行了行了,趕緊把這茶給本官放下,重新煮本官手中這份茶。都給本官注意著點啊,這可是皇上賞賜給本官的黃金回雪,要是給糟踐了,你們一個也別想好過?!?p> “那大人,這壺已經(jīng)煮好的茶又該怎么辦才好?”下人問道,低著頭等待著縣令的答案。
“這茶給本官的夫人送去,順便告訴她別急著喝,等本官回去后與她一同品嘗?!苯役葡胍矝]想便回答道。
只是好像忽然又想到了些什么,伸出手止住正要去送茶的下人,“等會兒,這茶…還是給譚縣丞送去吧。記得告訴譚縣丞,這茶可是戶部尚書大人給的,本官特地請他品上一品,話說得客氣些?!?p> 下人點點頭,端著呈著茶壺與茶杯的木盤便出了柴房。
又親自在柴房守著下人們將茶葉煮水,姜忠燮這才放心離去。
“讓大人久等了啊,我已經(jīng)安排妥當了,只是那慢波村離著我這長平縣衙可有那么一百多里路,私以為還是明日一早前往慢波村最為合適?!苯役铺嶙h道。
“也罷,反正上邊給我的期限是七日,在姜大人這兒歇息一晚也是不錯。”寧天生點頭同意了這個提議。
在姜忠燮的盛情款待之下,寧天生難得享受了一日。
第二日清晨,姜忠燮早早便備好了駿馬,本想與寧天生一同前去,卻被婉拒,只好站于長平街路邊相送。在眾人的告別聲中,寧天生跨上馬背,驅(qū)使著馬兒向前走向城門方向。
馬蹄聲悠揚,緩緩走在城外官道上。由于有了先前姜縣令的打點,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什么盤查,輕輕松松便出了城。
過了催波河,再往前十幾里路便是慢波村了。只是這催波河,名字雖叫催波,河面卻很是平靜。聽說這何種有一種魚,名為跳波魚,因其常常躍出水面而得名跳波,又因起經(jīng)常躍起故肉質(zhì)緊實鮮美,乃是這催波河中一絕。
河上有座橋,名為攔波橋,好似這周邊的一切,都是圍繞著這條催波河而命名。橋面倒是很寬闊,橋頭橋尾旁都立著一塊功德碑。
“太和元年,催波河旁。玄明城朝暉堂,黃家有子向仁,順時應勢,倡修石橋。誠心熱切,慷慨解囊。慢波村民,鼎力相助。眾志成城,得建此橋。惠及子孫,功在千秋。行于此橋,飲水思源。懿行善舉,萬世不忘。昭昭其德,令人敬仰。載其芳名,立碑而記之。銘其功,彰其德,顯其志,揚其名,亦昭示后生來者,多行善事,弘揚善德?!?p> 太和元年?距如今正元十四年已有快三四十年了,那時先皇在位時的最后一個年號。只是這朝暉堂,如今自己可未聽見過。也是,像玄明城這般的繁華都市,每年都會有許多店鋪消失,又會有更多的店鋪立起。更替永遠不會停止。
走過石橋,離著慢波村便不遠了。只是從橋上走過,卻是未曾見到那甚是有名的跳波魚,多少有些可惜。
又走了十數(shù)里路,抬頭看看空中大日,估摸著時間已快臨近午時,前方遙遙可以望見炊煙升起,村子就在前方了。只是自己一路行來,并未察覺到這周圍有那猛獸出沒的痕跡。
催促著馬兒緊趕幾步,正好還能趕上午飯。
慢波村并不大,村子四周都是樹木。村中如今大約百戶人家,也就三四百人的樣子??可匠陨剑克运?,慢波村離著催波河不算遠,所以慢波村的漁業(yè)也還算得上發(fā)達。村中人人幾乎都善游泳,水性極好。這都是寧天生出發(fā)前,姜縣令告訴自己的大概信息。
到了村口,一七八歲稚童正背著一大筐草藥滿頭大汗地從自己身旁經(jīng)過。許是稚童極少見這般高頭大馬,心中難免好奇,停住腳步眼神有些閃躲地打量著白馬。見馬背上的那人并不在意,稚童將手使勁在自己的麻布短衣上擦了擦,這才伸出小手,想要輕輕撫摸一下這毛色靚麗的馬兒。只是手在半空中,又收了回去。低下頭,雙手死死抓住籮筐的背帶,向前走去。
這時,前方房屋邊上探出幾顆腦袋,都是和這個孩子差不多大小的孩童。其中一個看著稍稍大些的孩子嘴角一咧,從衣服包里掏出一塊有自己半個手掌大的石頭,使勁砸向村口那匹大馬的腳下。
馬兒有些受驚,人立而起,寧天生倒是安然無恙,只是嚇壞了前面那個背著籮筐的小孩子。在籮筐的重壓之下,孩子一個身形不穩(wěn)就要往后傾倒。忽然感覺背后一輕,難道自己背著的籮筐自己飛起來了?孩子疑惑地向后看去,便看見身后站著那個剛才還在馬背上的年輕男子,一只手中還抓著籮筐的邊緣。